您好,欢迎来到尼采手机官网! QQ登录 新浪登录 免费注册

“手机依赖症”让我越陷越深

 

  2014年的春节,我从工作的城市回到了老家,老家是大山沟沟里,信号极差手机通话,有时候都是断断续续的。天气还好不错,就去了小时候常常游玩的河边,和几个朋友游泳,于是把手机放在了一旁。
 
  仔细想一下,游泳的这段时间是我和手机距离最远的时间。白天的大多数时候,手机都在我的手里或裤兜里,一有新消息就会通过铃声和震动提醒我。回到屋里,将手机拿出来也会放在身边不远处,以便随时查看;上厕所时通常会将其带上;至于洗澡时,手机铃声也会让我“保持在线”。睡觉的时候,我则会将手机放在床头,睡前最后一件事和醒来第一件事都是看手机……
 
 
  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对手机如此依赖的人。很长时间以来,网上不断有人抱怨年轻人对手机过于依赖,吃饭的时候全都在看手机,忽略了身边的人;也正是因此,有人发明了叠手机的游戏,让大家吃饭时把手机放在一旁;春节期间,这样的抱怨更是在社交网络上更是屡见不鲜,还出现了不少相关的段子。
 
  有人发明了一个术语来形容这个现象,称作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一旦不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数码设备获取各种数码资讯,就会产生焦虑。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病,该治。
 
  相应的,有人提出了一个JOMO(Joy of Missing out)的概念,即有节制地使用社交媒体,并享受脱离社交媒体和各种来自于数码设备的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到线下生活的时光。
 
  回到我自己身上,在一些场景下,FOMO和JOMO会交替发生。在泳池里,我因为离开了手机而能长时间不间断地思考问题,我也享受这样的时光,这无疑是JOMO的一种表现。但这如果当天有需要联系的要事,我游到一个小时之后就会开始焦虑,然后很快离开泳池,返回更衣室去查看手机,这又是FOMO。
 
  另一个例子是旅游。去年我去了朝鲜和缅甸,在朝鲜完全没有手机信号,在缅甸除了有WiFi网络的地方之外,也无法使用手机上网。于是,在这两个国家,我既可以很投入地去观赏风土人情,也能够很专注地去了解我希望获取的信息——例如智能手机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但一旦到了能够上网的地方,我又会马上拿出手机查看各种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并将自己的动态分享给朋友。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之所以离不开手机,正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都会处在FOMO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想浏览和分享信息;这与我的工作有关系,但更多是我长期使用手机养成的习惯。
 
  我的确享受短暂的没有手机的时光,但我并不认为FOMO是个严重的问题;换句话说,它并不像某些人说的,是重病,要治。
 
  尽管智能手机在城市中已经相当普及,但从全面进入中国至今不过五年时间,在科技发展的历史上仍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当它深度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并开始影响人们的与日常生活,自然免不了遭到一些持保守态度的人的反对。
 
  事实上,许多如今人们已习以为常的技术都曾遭遇过类似的反对或吐槽,有些声音甚至持续至今。例如汽车的出现曾让一些人担心它会使人步行能力退化、影响人类的健康;电视刚刚普及时,也有不少人担心它会影响人们的视力,并占用人的大量精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如今,无论是汽车还是电视都已被广泛接受,质疑它们影响生活的人越来越少。
 
  一个较近的例子是电脑和互联网,它们都被认为会让人沉迷其中,在过去数年里,网瘾还始终是个极为热门的话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与互联网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许多人的工作都已离不开电脑和互联网,每天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网瘾”的四小时或六小时标准;即便网瘾的话题仍不时出现,但关注度已远不及当初。
 
  智能手机也是一样。数年之后,当智能手机走入更多人的生活,并带来更多便利,或许就会有更多人无时无刻离不开它;而当更多的人对于在饭桌上摆弄手机习以为常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吐槽这样的事情了。
 
  这样的生活是社会的推动,是技术前沿的展现,我们年轻时代喜欢与适合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们不想把这“手机依赖症”去除,而是想越陷越深。

本文原创地址:http://nicaikj.com/article-78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