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旅行已然兴起
2013-11-10
从携程到去哪儿,从PGC到景点通,旅游行业10年来,总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而在每次变革的背后,技术除了催生出无数个依附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外,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出行的方式,与人人们对“旅游”这一词的理解。终于,在移动互联网下,我们迎来了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鼠标+水泥
2004年以前旅游业还是以旅行社为主人们想要出行必须在线下跑遍每一家旅行社来收集旅游路线.然后再对这些路线进行对比。所有游客就像统一穿着校服留着短发,寸头的小学生一样丝毫没有“个性化‘可言地跟着导游走.那个时候.旅行社是老大.说去哪就去哪.直到艺龙,携程的出现.线上旅游概念才进入人们眼帘.那也是互联网第一次走进旅游业。然而当时的模式被称为Expedia模式.很长时间内也仅是把线下旅游搬到线上,蚂蜂窝的创始人陈罡曾称之为“裹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一。但技术与用户需求总是相互催生.Kayak和去哪儿相继腾空出世.比价引擎将旅游个性化推进第一阶段。这一突破性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信息枷锁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陈罡认为,这是互联网改造旅游行业的里程碑。因为从这时开始“旅行者可以自己掌握的环节越来越多”了。然而.在个性化旅游出现之后.竞争也随之而来。
移动兴起纸质衰落
个性化一旦打开,传统旅游业就会面临转型,否则很快会淹没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2011年之前.精品旅游内容和攻略主要依托纸质书籍进行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发生转移.并有大最优质旅游内容向免费的APP过渡。纸质书籍和PGC社区之间对旅行者的影响力发生了逆转;蚂蜂窝在2011年之前用五年的时间累积了10万用户但2012年9月.马蜂窝旗下的旅游攻略和嗡嗡等APP下载且就超过了1000万,直到2013年4月.马蜂窝下载量突破2000万大关。技术再次成为用户需求的助推力,但故事仍在继续。
旅游业重塑 新势力崛起
互联网用6年的时间重分了传统旅游行业移动互联网却只用2年多就再次重洗了旅游牌桌。PGC与UGC相应受到青睐.用户在拥入APP怀抱之后凸显出对“个性化‘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让信息的总最与流速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给“旅游“这一概念富裕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涌现出大量的旅游产品与工具.这些变化都说明了曾经完整的旅游链已被移动互联网的脚步分成数段。
UGC或者PGC社区与OTA的对接逐渐成为了驴友社区的标准商业模式;蚂蜂窝和穷游网在旅游业中“担任的事物越来越少“.但用户在其产品上收集信息时的体验却越来越好,他们逐渐成为这个行业里“小而美”的重要公司。特别是旅游的过程环节.一大批优质APP拔地而起在断开的产业链缝隙中茁壮成长。TouchChina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旅游行业的APP只在经过四年的创业洗礼后已经成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四年的创业路.四十人左右的团队500万的用户激活量这所有的数字都让无数加入到这场互联网战争中的团队羡慕.但对于TouchChina的创始人沈卓立来说移动与旅游结合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
用户在出行前首先通过蚂蜂窝等UCGPGC平台收集信息:去哪网、携程网只负责酒店、机票预定以及旅游团查询;在旅游过程中分享.翻译.食宿点评等工具出现在用户手中:旅游结束之后人们又重回UGC等平台进行分享这一奇妙的“生态圈“就此形成。海外旅游达人陈宇欣就曾在马来西亚用到了嘀嘀打车、新浪微博、谷歌地图、大众点评、穷游锦囊.Path和Evernote等APP工具.她还借微信LBS功能向同住一间酒店的同胞借到了吹风机。在2011年以前.价格始终是影响旅行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在这次移动互联网重新洗牌之后,价格权重降低由移动化、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影响旅行者的决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
位置。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被细分化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产品市场就会越来越细先也许按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发展,移动互联网与旅游终有一天会出现旅行社重掌天下的情况.但至少现在不会再有一个企业能够做到涵盖整个行业链。
再也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做到涵盖整个行业链.但总有一个企业会在每一个环节中做到最强.就像沈卓立说的:“当我察觉移动互联网这一波热潮来临.我认为我可以搏一下.我觉得在旅游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非常伟大的公司。这个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我的但是我可以试一下。”
本文原创地址:http://nicaikj.com/article-610.html